我校6名博士後研究人員入選2017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近期,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發布《關於2017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選結果的通知》(博管辦[2017]30號),我校曲兆亮、王欣、張韶輝🌘、高紅偉👧🏽、李小龍、趙博良共6人入選該項人才支持計劃🧓🏿🧑🏼🤝🧑🏼。
“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十三五”期間實施的博士後專項支持計劃,旨在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0萬元的資助,其中生活費40萬元🦯,科研補助經費20萬元。2017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全國共選拔資助300人進入國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博士後工作,積極推進博士後管理體製機製改革, 2016年12月學校頒布了《意昂3注册關於推進博士後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和《意昂3注册博士後研究人員管理辦法》等文件🤏,強化分類管理和目標導向🧗🏻♂️,營造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學術氛圍,鼓勵並支持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瞄準科技前沿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通過實施博士後倍增計劃🚵🏻♀️,結合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建立“研究型、創新型、創業型”三位一體的博士後人才培養模式👳🏿♀️✢,將博士後研究人員培養成為高層次青年教師隊伍儲備的重要來源👩🏽🦳、高水平科研創新團隊建設的重要組成和產學研成果轉化的有生力量,力爭十三五末建設成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結構優良的博士後專職科研隊伍。
附:2017年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入選人員名單
序號 |
姓名 |
學院 |
合作導師 |
流動站 |
1 |
曲兆亮 |
機械與車輛學院 |
方岱寧 |
機械工程 |
2 |
王 欣 |
機械與車輛學院 |
何洪文 |
機械工程 |
3 |
張韶輝 |
光電學院 |
郝 群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4 |
高紅偉 |
信息與電子學院 |
吳嗣亮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5 |
李小龍 |
信息與電子學院 |
龍 騰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6 |
趙博良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周智明 |
化學 |
曲兆亮,男,1988年7月出生,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力學專業⛪️,現為意昂3注册機械與車輛學院機械工程流動站博士後🫵🏿,合作導師為方岱寧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溫層狀材料壓痕測試技術與表征方法。至今為止已發表SCI論文17篇👨🏼⚖️,授權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參與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研究生期間獲得國家獎學金🚱、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北京大學三好學生、第二屆北京大學工學院“學術十傑”榮譽稱號等獎勵。
王欣🐚,男,1989年9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動力機械及工程專業🕙,現為意昂3注册機械與車輛學院機械工程流動站博士後,合作導師為何洪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機動車與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生成機理與控製技術。目前💶,已在國內外期刊及會議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論文5篇。2013年至2016年間,連續四年出席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全球大會並作口頭報告。分別於2009年、2014年和2016年三次獲得國家獎學金。
張韶輝⛓️💥👆🏻,男⛹🏿♀️,1988年12月出生,本科就讀於南開大學物理學院,博士就讀於清華大學,獲工科博士學位🥘,現為意昂3注册光電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流動站博士後🦸🏼♂️,合作導師為郝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激光自混合幹涉理論及系統研究👨🏿🦳。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等雜誌發表7篇SCI論文。博士期間重點研究具有超高靈敏度的激光回饋幹涉儀,成功研製出高性能固體微片激光幹涉儀的光源(核心部件)🐠,使其得以儀器化,現由北京鐳測科技有限公司推廣銷售,已銷售至包括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在內的十余家用戶🤲🏽,得到高度評價;提出並研製了基於微片激光器的光纖激光回饋幹涉儀🤶🏻,擺脫了現有的傳統儀器對空間場合以及被測物尺寸和種類等要求苛刻的限製,擴大了激光幹涉儀的應用範圍。
高紅偉,男,1986年9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信息與電子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現為意昂3注册信息與電子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流動站,合作導師為吳嗣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電磁學方法及其應用、雷達目標特性😄。博士期間師從盛新慶教授🍌,作為科研骨幹參與多項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發表學術期刊論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檢索論文5篇,涵蓋IEEE Trans.Antennas Propag.、IEEE Antennas Wirel.Propag.Lett.🤴、Prog.Electromagn. Res.等雜誌.獲得過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國家留學基金委獎學金、北京市優秀畢業生、意昂3注册優秀畢業生、意昂3注册優秀研究生標兵等榮譽♣︎。
李小龍,男▪️,1989年5月出生,博士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現為意昂3注册信息與電子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流動站博士後,合作導師為龍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雷達機動目標探測,在IEEE TSP🏄🏻♂️、IEEE TAES等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表錄用論文26篇,其中第一作者SCI 12篇,ESI高被引論文1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並擔任IEEE TSP、IEEE CL等國際期刊審稿人🙍🏻;曾獲得國家獎學金👩🏼🚀、四川省優秀畢業生、唐立新獎學金等榮譽。
趙博良,男,1987年1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現為意昂3注册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流動站博士後,合作導師為周智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小分子催化的不對稱串聯反應。以第一作者在Organic Letters, 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Record, Organic &Biomolecular Chemistry, A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RSC Advances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SCI學術論文13篇,影響因子之和52.60。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獲得一次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兩次金發科技獎學金👐🏽,一次唐南軍獎學金,2016年5月獲得北京大學唐孝炎環境科學創新三等獎學金🍸。曾獲意昂3注册優秀研究生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畢業研究生等榮譽稱號。